6月17日,“潮涌清河?航聚未來”小清河航運推介會在濟南舉辦?;顒佑蓾鲜谐青l交通運輸局、濟南市章丘區人民政府、山東海洋集團有限公司、中鐵建投山東小清河開發有限公司聯合舉辦。推介會通過政策宣介、企業洽談、合作簽約等形式,全方位展示小清河“河海聯運、通江達?!豹毺貎瀯?,為與會者呈現了小清河航運廣闊的發展前景。
會上,山東省交通運輸廳,濟南及周邊7市及各區縣(功能區)交通部門積極參與,省港航協會、省交通規劃設計院和省內外100多家港口、航運、物流、制造企業齊聚一堂進行現場洽談?;顒又荚跇嫿ㄕ⑵髽I、市場協同的航運生態,凝聚各方發展合力,共商航運大計,共探發展新徑,同繪內河航運發展藍圖!
“黃金水道”河海聯運優勢顯現
小清河串聯起濟南、濱州、淄博、東營、濰坊五大工業城市,為濟南、淄博等內陸地區開通了一條河海通達的“黃金水道”,相當于再造一條膠濟鐵路,可以分流超過4000萬噸大宗貨物運量,大大緩解濟青高速、膠濟鐵路等交通干線的運輸壓力。經評估,腹地貨運需求潛力巨大,其中以鋁礬土、煤炭等大宗貨物為主。小清河河海聯運尤其是河海直達運輸通道打通后,水路運輸距離(約230公里)較陸路運輸距離(約310公里)縮短約30%,大宗原材料通過水路運輸可帶來巨大的運輸費用節約效益。
獎補政策落地 單船年補可達1410萬元
此次推介會聚焦《加快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獎補政策實施方案(2023-2026年)》、《濟南市培育小清河航運市場獎補政策實施方案》等省市兩級獎補政策“組合拳”:省級船舶運營按裝卸量雙向補貼,每裝、卸1噸獎勵5元;船舶通行費、過閘費實施全額獎補;船舶建造按噸位階梯式補貼,省級對1000噸級船舶建造補60萬元/艘、2000噸級補80萬元/艘,新能源船舶最高補96萬元/艘;航線運營向內陸港傾斜,沿海港口至濟南港、淄博港、濱州港航次補貼分別達4萬元、3萬元、2萬元,新能源船舶最高可享4.8萬元;集裝箱運輸按25元/標箱給予重箱補貼。市級對穩定運營船舶最高獎補60萬元/年,集裝箱運輸按25元/標箱給予重箱補貼。
按照單船每年300航次、每航次20標準箱測算,單船每年可獲省補貼1335萬元、市補貼75萬元,合計1410萬元。這一“真金白銀”的支持,將顯著提升企業盈利能力,助力行業優化運輸結構、拓展運輸網絡,為區域經濟發展注入強勁水運動能。
管理護航保障到位 釋放發展活力
小清河發源于濟南,途經濱州、淄博、東營、濰坊,匯入渤海,是我省唯一可實現河海聯運的“黃金水道”。航道全長169.2公里,其中濟南段全長23.34公里,建設主城港區和章丘港區。其中主城港區主要承擔集裝箱業務,章丘港區主要承擔散貨及超限件貨物運輸,貨物可達浙江寧波、溫州、廣東珠海、虎門、海南東方等港口,初步實現“北貨南運、南資北引”的雙向流通。
小清河航運得以平穩暢行,得益于精準施策與創新賦能的管理護航。強化頂層設計夯實制度根基,出臺《山東省小清河交通管理辦法》,以制度化保障小清河航道暢通與航運安全;印發《關于公布小清河管理職責分工的通知》,建立高效協同管理機制;制定《濟南市內河通航水域水上交通事故應急預案》,形成“權責清晰、響應迅速”的安全應急體系。推進智慧監管,提升管理效能。搭建“港、航、船、閘、貨”五位一體智慧管理平臺,實現運輸全程動態監測與安全預警;同步將港口航道視頻接入省市級監管平臺,確保重點區域監控全覆蓋,以數字化、智能化手段為航運管理裝上“智慧大腦”;筑牢安全護航防線,規范航運秩序。指導港口、航道企業完善安全體系、應急演練、污染防治等制度,嚴格規范崗位操作流程。從制度建設到技術創新、從宏觀統籌到細節把控,多管齊下為小清河航運的安全高效運行提供堅實保障,助力黃金水道充分釋放發展活力。
推介會上,來自物流、生產、建造等有運輸需求的企業代表共同探討行業發展新機遇。濟鋼集團有限公司等多家意向單位現場簽約,表達共謀發展的合作意愿。此外,會議分設企業合作洽談與政府政策咨詢分會場,現場詳細解讀產業特色、物流補貼等政策,推動“政策清單”轉化為“企業紅利”。
此次推介會的成功舉辦,標志著小清河航運邁入“高效運營”全新階段。這條承載千年航運歷史的水道,正從復航后的“通江達海”起步期,加速邁向資源整合、產業協同的高質量發展軌道。小清河依托河海聯運優勢,串聯起省會經濟圈與渤海灣經濟帶,其“內河航運 + 臨港產業 + 政策賦能”的模式,將助力開啟河海聯動、區域協同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