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臨沂正乘著東風,聚力突破商城國際化,加快“百團千企·商城出海”。
商行天下,物流為先。2024年,臨沂物流總額跨上“萬億”臺階。其中,國際物流是這樣一組數字:中歐班列到發452列,國際公路運輸完成1700余車次,航空貨郵量達1.2萬噸,臨沂港平臺吞吐19.8萬標箱、貨值達192億元;臨沂國際陸港、臨沂空港等六大樞紐集群巍然矗立,九條立體國際物流大通道縱橫交錯。
“萬億級”商貿物流體系的形成,濃墨重彩地描繪了臨沂從傳統商貿集散地向國際物流之都的華麗轉身。作為國家綜合貨運樞紐補鏈強鏈城市,臨沂加快構建“公、鐵、空、水”立體化運輸體系,打造貫通亞歐的國際物流大通道,加速向現代物流邁進。
公路+TIR,開啟國際物流新版圖
“臨沂到莫斯科,12至15天直達,比以前的運輸時間縮短20多天。”中安國際物流(臨沂)董事長閆文廣的豪言背后,是TIR運輸帶來的革命性變革。
TIR跨境運輸“一車到底,通關無憂”的模式,讓運輸車輛即便跨越國門也不用倒卸貨,帶動臨沂物流企業提質增效。“現在我們的TIR訂單絡繹不絕。”閆文廣說,“原來是我們到處找客源,現在是客戶主動找我們。”
目前,臨沂TIR企業達6家,TIR車輛數量全國第一,業務量位居全國第四。與此同時,臨沂成為全國首個同時擁有TIR集結中心、便利服務中心和車輛核查中心“三大中心”的城市。
臨沂瞄準“一帶一路”發展時機,通過舉辦國際道路運輸會議等方式,持續優化國際道路運輸發展環境,引導物流企業向國際道路運輸轉型發展,打造國際物流孵化園區和道路運輸集結中心。
目前,全市已培育國際公路運輸企業40家,開通12條國際直達線路,網絡覆蓋俄羅斯、白俄羅斯等9個國家。今年一季度,我市已完成國際公路運輸500余車次。此外,中歐卡航國際公路運輸模式進一步拓展了臨沂物流運輸半徑,國際公路運輸網絡基本覆蓋我國周邊主要外貿進出口國家,并不斷向歐洲延伸。
鐵路、民航,雙翼騰飛奔國際
隨著中亞五國、中歐、中蒙、東盟等多條國際線路的開通,鐵路國際物流成為臨沂對外開放的重要引擎。
去年,452列中歐班列呼嘯而過;今年一季度,臨沂繼續保持良好勢頭,實現到發70列。這些班列構建起覆蓋俄羅斯、白俄羅斯、德國、波蘭等12國40城的國際物流網絡。其中,獨具特色的太陽能專列、“公鐵聯運一單制”等創新模式,讓運輸時間壓縮15%,鐵路專用線累計運量達2660萬噸,顯著提升了物流效率。
與此同時,臨沂機場國際貨運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貨機劃破長空,臨沂機場先后開通至日本大阪、韓國首爾的國際全貨機航線,為臨沂商品走出國門提供高效物流通道。
2024年,臨沂機場執飛首爾航線達480架次,完成國際航空貨郵量2067噸,全年航空貨郵總量突破1.2萬噸。目前,臨沂空港綜合貨運樞紐和郵件處理中心等配套設施正在加快建設,為未來拓展東南亞及歐洲航線奠定基礎。
陸海聯運,形成港城協同發展新格局
雖然不靠海,但臨沂通過陸海聯運實現了“出海口”的內移。
“臨沂港作為內陸公路口岸,90%以上的貨物中轉到了青島港。我們通過與青島港、日照港等合作,建立了臨沂第一家內陸海運集裝箱場站,實現資源整合和流程優化。‘重進重出’,避免空載,幫助企業降低30%物流成本。”臨沂港經理化仟利說。
“船邊直取、運抵直裝”等舉措進一步提升了通關效率。與此同時,疏港樞紐的建設有力服務了臨沂港產業發展,形成了港城協同發展的新格局。
今年以來,臨沂“一根扁擔挑兩頭”,國內培育經營主體,國外加快建設海外倉、海外商城,加快商城國際化步伐。
面向未來,臨沂已繪就壯闊發展藍圖:立足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以建成臨沂“國際物流之都”綜合交通樞紐為核心目標,重點完善“四運九通道至多國多城市”國際物流通道體系,提升中歐班列開行質量,拓展RCEP區域航線,深化TIR運輸應用,優化陸海聯運體系……臨沂,正加速向國際物流之都邁進。
來源:臨沂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