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上午,山東鐵投集團煙臺區域總部成立大會在煙臺東山賓館舉行,煙臺市政府與山東鐵投集團同步啟動八大合作項目。從雙方表態及合作項目清單來看,這一布局既承載著煙臺補齊交通短板、加速產業升級的訴求,也體現了山東鐵投從傳統鐵路投資向多元化運營轉型的戰略意圖。
?為何選擇煙臺??
山東鐵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王衛中在發言中提出,煙臺作為“先進制造業基地”和“交通樞紐城市”的雙重屬性,與山東鐵投集團的主業及“三新”(新能源、新科技、新裝備)產業布局高度契合。區域總部的設立,可視為山東鐵投對煙臺戰略地位的認可——這里不僅是膠東半島連接東北、京津冀的樞紐,也是其探索“高鐵+”模式的重要試驗場。
作為山東首個萬億級沿海開放城市,煙臺正面臨"后工業化時代"的轉型關鍵期。煙臺市委副書記、市長鄭德雁表示,煙臺正錨定打造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示范城市和建設環渤海地區中心城市的目標,持續增強“城市生長力”,與山東鐵投集團可以圍繞交通基礎設施、貨運物流、低空經濟、新能源等領域,不斷拓展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戰略合作,攜手打造地企合作典范樣板。
?合作內容:不止于鐵路建設
會上,雙方共同商討了新建煙臺南高鐵物流基地及高鐵快運物流產業園、珠璣站TOD 、土地綜合開發、股權投資、新能源等八個項目推進事宜。并表示當前雙方首要任務是加快龍煙鐵路、煙臺南站改造項目建設,積極推進新建煙臺南高鐵物流基地項目。
從八大合作項目來看,此次布局包含三個層面:
?基建升級?:改造龍煙鐵路、擴建煙臺南站,提升既有線路運力;
?物流體系重塑?:新建高鐵物流基地,推動“高鐵快運”與產業銜接;
?綜合開發?:通過TOD模式(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開發)盤活鐵路沿線土地資源,同步拓展新能源、股權投資等領域。
值得注意的是,“高鐵+基金”“高鐵+產業”等新模式的提出,表明山東鐵投跳出單純依靠鐵路建設和運營收入的傳統路徑。例如,煙臺南高鐵物流基地不僅承擔貨運功能,還將配套建設產業園,吸引電商、冷鏈物流等企業入駐。這種“以路帶產”的邏輯,既能提高鐵路資產利用率,也可為地方創造就業和稅收。
?對煙臺而言,龍煙鐵路改造后,預計年貨運能力提升至4000萬噸,與煙臺港的疏港鐵路銜接,可降低大宗商品運輸成本約15%。高鐵快運物流產業園將重點服務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高附加值產業,彌補煙臺在高端物流設施上的不足。此外,低空經濟、新能源等合作方向,與煙臺現有的航空航天產業(如東方航天港)及海上風電布局形成呼應,有助于培育新增長點。?
作為山東省鐵路建設的主力軍,山東鐵投承擔著山東省內高鐵投資建設的職能,但鐵路投資回報周期長、運營收益有限。此次煙臺布局中,土地綜合開發、股權投資等市場化手段的引入,也是將“鐵路資源”轉化為“經營資產”的嘗試。
山東鐵投與煙臺的合作,本質上是資源與需求的對接,這次政企合作也實現了從傳統的項目合作到戰略共生的質變,山東鐵投以城市合伙人的身份深度介入城市發展與規劃,在一定意義上也標志著山東國資平臺市場化運作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