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供應鏈金融年度影響力事件
中物聯通過近百家企業的問卷調研和十位智庫專家采訪,最終選出10件行業“大事”。
本次調研問卷的受訪企業100余家,返回有效問卷92份。受訪遍布全國,涵蓋銀行、商業保理公司、生產企業、供應鏈服務公司、科技平臺公司等多種類型。受訪智庫專家包括科研院校的教授、行業專家以及企業中高層管理人員。
通過問卷統計,受訪者關注度位列前三位的話題是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人民銀行多次降息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三者皆為年內發布的重磅消息,對供應鏈金融發展有重要影響。在行業發展方面,受訪企業主要關注發揮供應鏈金融在產業鏈中的作用、引導金融資源精準配置、金融監管升級、十不準有效落地等話題,主要關注點集中在解決融資難問題及合規運營的角度。在細分領域,受訪企業主要關注商貿物流領域供應鏈金融的變化、數據資產入表、綠色供應鏈金融等話題,其中數據資產入表或可為供應鏈金融的產品創新帶來新鮮血液,而綠色供應鏈金融方興未艾,將是未來長期的行業熱點。
圖調研投票前十事件
事件01: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行動方案要求創新金融服務和產品
2月,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提出必須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強調其為提高經濟運行效率的重要舉措。
11月,交通運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行動計劃》,鼓勵金融機構豐富交通物流領域金融產品和服務,開展應收賬款、訂單倉單等動產質押貸款業務。
1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行動方案》提出鼓勵加大信貸融資支持力度。鼓勵各類金融機構為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提供長期穩定融資支持。
事件02: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貨幣寬松政策
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總結2024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經濟形勢,部署2025年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實施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
事件03:央行多次降息推動社會綜合融資成本進一步降低
中國人民銀行兩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多次調整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存款準備金率累計下降1個百分點。11月20日,1年期LPR為3.1%,5年期以上LPR為3.6%,較年初分別降低0.35和0.6個百分點。
事件04:國家部委和地方政府持續出臺供應鏈金融扶持政策
5月,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交通運輸部辦公廳、商務部辦公廳印發《制造業企業供應鏈管理水平提升指南(試行)》,提出與金融機構互通鏈上信息,協同推進供應鏈金融服務。
地方出臺產業政策提出要發揮供應鏈金融作用。江西“產業鏈現代化‘1269’行動計劃”開展制造業重點產業供應鏈金融獎勵試點;山西公布重點產業鏈“鏈長制”2024年行動計劃,探索建立“產業鏈+鏈主企業+產業基金”運作模式;《廣東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促進條例》通過,是全國首個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建設制造強省的專門立法,鼓勵發展產業鏈與供應鏈金融模式;山東發布“十鏈百群萬企”融鏈固鏈三年行動計劃,推動大企業支持、配合上下游中小企業開展供應鏈融資,加強供應鏈金融服務。
事件05:金融嚴監管驅動供應鏈金融規范發展,國資委提出各中央企業原則上不得新設、收購、新參股各類金融機構
4月,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強監管防范風險推動資本市場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資本市場“國九條”時隔十年再升級。
5月,金融監管總局研究部署《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問責規定(試行)》,指出要全面落實強監管嚴監管要求,真正做到“長牙帶刺”、有棱有角。6月,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召開擴大會議深入貫徹落實《防范化解金融風險問責規定(試行)》,提出各中央企業原則上不得新設、收購、新參股各類金融機構。
7月,國務院七部門聯合制定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資本市場財務造假綜合懲防工作的意見》,嚴厲打擊利用供應鏈金融、商業保理、票據交易等方式實施的財務造假。
事件06:供應鏈金融基礎設施和融資環境得以進一步改善,《銀行業金融機構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監管評價辦法》發布
5月,四部門印發《關于做好2024年降成本重點工作的通知》提出開展中小微企業金融服務能力提升工程,要求優化動產融資統一登記公示系統和應收賬款融資服務平臺功能,持續推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
11月,金融監管總局出臺《銀行業金融機構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監管評價辦法》明確小微金融監管評價體系,評價體系由信貸總體投放情況、成本及風險情況、服務結構優化情況、激勵約束機制情況、合規經營及內控情況、服務地方經濟情況等評價要素構成。
事件07:“十不準”落地嚴格規范國央企貿易業務
“十不準”對國央企產生重大影響,國央企積極響應,采取多種措施加強貿易業務的風險管理和合規經營。
事件08:九部門聯合推動發展商貿流通領域供應鏈金融
12月,九部門印發《關于完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推動批發零售業高質量發展的行動計劃》,提出深化供應鏈創新與應用,加強部門信息共享,建立供應鏈信用數據庫,規范發展基于真實交易的供應鏈金融。
事件09:數據資產入表進入實操落地階段
《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標志著我國在數據資產入表領域正式進入實際操作階段。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發布《中國企業數據資產入表情況跟蹤報告》,截至8月31日,A股上市的5000多家企業中,數據資源入表數量從一季度的17家增加至41家,入表總額由0.79億元增加至13.64億元。
上海數據交易所推出數據資產信貸服務產品“數易貸”和“數資通”,截至2024年7月,上海數據交易所落地11筆“數易貸”案例,累計授信金額超過1億元。
事件10:一攬子積極的金融政策營造良好的金融服務環境
9月24日,央行、金融監管總局、證監會發布一攬子金融政策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包括降低存款準備金率和政策利率、降低存量房貸利率、創設新的貨幣政策工具支持股票市場穩定發展、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優化無還本續貸政策、對六家大型商業銀行增加核心一級資本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