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歐班列是共建“一帶一路”的旗艦項目和標志性品牌,開辟了亞歐陸路運輸新通道。今天,記者從上合示范區管委會獲悉,今年1-7月,示范區開行中歐班列(齊魯號)479列,同比增長45.2%,占全省開行量的46.1%,躍居全省首位;其中回程班列227列,創歷史新高。
中歐班列應中歐投資貿易的不斷擴大而產生,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推進而壯大,是我國與共建國家經貿聯系最為緊密的路徑。當下,上合示范區正加速國際物流中心建設,通過中歐班列“連點成線”“織線成網”,使得上合示范區“朋友圈”不斷擴容。截至目前,上合示范區已開通至塔吉克斯坦杜尚別、吉爾吉斯斯坦比什凱克、德國漢堡等27條國際國內班列線路,可通達上合組織和“一帶一路”沿線22個國家51個城市。今年以來,上合示范區新開通“上合示范區—德國曼海姆”雙向對開專列、“上合示范區—匈牙利—塞爾維亞”專線及“上合示范區—匈牙利—塞爾維亞”首班,進一步暢通青島通往歐洲的西向運輸國際通道。
中歐班列的開行,完善了亞歐陸路運輸網絡,拓展了國際聯運通道,大幅提升了沿線口岸、樞紐節點能力,形成了“多向延伸、海陸互聯”的空間布局,開創了國際物流運輸合作新局面。同時,中歐班列還帶動國內產品的出口,也帶動了沿線國家優勢產品對中國和更廣闊市場的出口,促進了沿線國家的共同繁榮。近日,搭載1600多噸大豆的列車緩緩駛入上合示范區青島多式聯運中心,這是上合示范區中歐班列(齊魯號)“上合快線”首班大豆回程專列,標志著上合示范區在貫通東西多式聯運物流運輸大通道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了國際貨運班列糧食進口渠道。除了路線和貨物的持續豐富,班列運行質量也在持續提升。今年,示范區還開行中歐班列(齊魯號)重點企業定制化專列、全省首班煤炭回程專列,保障產業鏈、供應鏈高效穩定。
上合示范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隨著上合示范區“磁場效應”加速顯現,外貿進出口產生規模效應,國際班列運載貨物量逐漸上升,示范區多式聯運中心發運歐亞班列數量穩步上升。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7月,上合多式聯運中心完成集裝箱鐵路到發辦理量17.6萬標準箱,同比增長15.34%;機械設備、家具建材、電子產品等貨品通過班列從青島走向世界,上合組織國家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板材、糧食、礦產品、煤炭等特色產品源源不斷進入國內市場,一條東接日韓、北接蒙俄、南連東盟、西接上合組織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國際物流大通道正日漸成型。
來源:青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