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物流金融
政府工作報告再提互聯網金融從促進發展走向規范發展
2016-03-07
3月5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其中連續第三年談及互聯網金融。
其中“2016年重點工作部分”稱:加快改革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制,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率,實現金融風險監管全覆蓋。規范發展互聯網金融。大力發展普惠金融和綠色金融。加強全口徑外債宏觀審慎管理。扎緊制度籠子,整頓規范金融秩序,嚴厲打擊金融詐騙、非法集資和證券期貨領域的違法犯罪活動,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底線。
報告在回顧2015年工作時稱,去年積極應對金融領域的多種風險挑戰,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底線,維護了國家經濟金融安全。但在談及成績的同時,也提到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金融等領域還存在風險隱患。
2014年,互聯網金融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提及“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完善金融監管協調機制”,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兩次提到互聯網金融,提及“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
政府工作報告中連續三年提及互聯網金融,但對互聯網金融已由“促進發展”變為“規范發展”。
多位互聯網金融業內人士就此向記者進行解讀。
91金融董事長、CEO許澤瑋表示,這意味著互聯網金融在2016年將繼續迎來大發展的一年,但是會與以前不同,重在“規范”。可以預見,2016年的互聯網金融監管將逐漸延伸到更多細分領域,并且將進一步落地執行。同時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明確打擊非法集資,這也意味著信息披露、牌照獲取、負面清單、銀行存管、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等等一系列監管細則真正落地,從此互聯網金融就從健康發展的主調轉化到規劃發展的道路上來。
許澤瑋認為:一、“規范發展互聯網金融”為行業奠基:2016年將是互聯網金融監管完善期開局之年,也給互聯網金融未來五年發展定下基調;二、“大力發展普惠金融”為互聯網金融指明方向;三、“加快改革完善現代金融監管體制”以互聯網金融為核心;四、發揮互聯網金融四法則,精準助推供給側改革。此外,他認為互聯網金融助力普惠金融和綠色金融成2016年新經濟的“左右手”、互聯網金融激活“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乘數效應,且互聯網金融將為“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京津冀協同發展破題。
積木盒子CEO董駿談到,在連續兩年使用“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之后,政府工作報告今年使用了“規范發展互聯網金融”的說法,表明政府在繼續支持行業健康發展的同時,也已注意到了2015年出現的一些亂象。亂象表現在一些從業者借用互聯網金融的名義進行監管套利,敗壞了行業在投資者心中的名譽。
董駿認為,只有在資金存管、信息披露、牌照獲取等合規化領域做得好的企業才能獲得壯大空間,未來行業勢必將迎來洗牌。
以獲客為核心的互聯網金融1.0時代宣告結束,未來行業發展重心將集中在技術和大數據等應用領域。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在全國開展消費金融公司試點”,未來在消費信貸領域將出現新的風口。報告提出“大力發展普惠金融和綠色金融”,意味著政府對破解小微企業和民間融資難、融資成本高的問題依舊懷有殷切期望,未來政策或將向此方向引導。
拍拍貸CEO張俊表示:“決策層做出這樣的決策,我們的理解是一方面看到了互聯網金融的巨大活力,對消費的帶動作用,以及在普惠金融上的價值;同時行業爆發的一系列風險事件,也讓監管和決策層對互聯網金融存在的風險重點關注。規范發展也就成為不二選擇,一方面要發展,一方面要規范。規范發展是我們所樂見的,在前面幾年的擴張中,許多不具備風險管控能力,也不是普惠大眾的平臺混入隊伍,隨著風險的爆發,大量平臺出現問題,導致行業的聲譽受損。
規范發展的提出,也意味著行業內企業將面對從無門檻到有監管和合規要求門檻的轉變,不具備相應能力的平臺將退出這個市場。”
開鑫貸總經理周治翰表示:“互聯網金融行業在加速發展的同時確實存在浮躁和追求短期利益的情況,企業要切實自省自律。互聯網金融作為新型的金融服務方式,要立足于降低融資成本,提高金融服務的效率,為實體經濟服務是各家平臺都要堅守的底線。
互聯網金融的核心還是金融,金融的規范運作是有利于防范風險的,作為從業企業,應該深入研讀相關的政策和法規,在政策給出的過渡期內,從產品研發、到平臺運營都要馬上著手進行合規性的梳理,避免誤讀、更不要猶豫,最先規范化也意味著最先擁有發展的風口。尤其是在經濟放緩的時期,良性發展比快速擴張重要,有資金投入還是要多花在風險管理方面。”
信而富市場公關總監朱岷認為,政府及監管機構認識到了互聯網金融整個行業所蘊含的潛在風險。要由粗放式的發展轉為在一定規則下的規范發展。
互聯網金融承載著國家普惠金融的使命,就必須堅持小額、分散,堅持服務于傳統金融體系尚無法覆蓋到的人群。只有堅持普惠金融的導向,才能真正解決互聯網金融行業目前面臨的風險與挑戰,促進行業規范健康發展。
2015年被譽為互聯網金融監管元年,國家相關部門陸續出臺了一系列的互聯網金融監管細則,《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等的出臺讓野蠻生長的互聯網金融行業迎來了監管時代。掌眾金融聯合創始人、首席戰略官譚淳對記者談到:“去年是監管元年,今年是兼并重組年,2017年可能迎來轉型年。”
與譚淳判斷類似,業內普遍認為,在政府對互聯網金融從“促進發展”走向“規范發展”的思路轉變下,從2016年開始,互聯網金融市場將發生重大變化,大比例的平臺將會死去,而兼并重組、轉型或將成為常態,一場大范圍的行業洗牌即將來臨。
來自:無界新聞